下尿路症状
女性常见的症状,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FLUTS影响16%-53%的成年女性,平均患病率55.5%;储尿期:夜尿增多、尿频、尿急、尿失禁,占53.9%;排尿期:排尿踌躇、排尿困难、间断排尿,占12.9%;排尿后:尿不尽、尿后滴沥;其中夜尿23.4%(第一位),尿急18.69%(第二位)。
病因复杂
泌尿系感染;膀胱过度活动症;压力性尿失禁
治疗困难
保守治疗、药物治疗、侵入性治疗、外科治疗
一、泌尿道感染
定义:各种病原体在泌尿系统异常繁殖所致的尿路急性或慢性炎症。
病 因: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肠道格兰阴性杆菌,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,其次为副大肠杆菌、变形杆菌、葡萄球菌、粪链球菌、绿脓杆菌等。
发病机制:细菌的毒力;正常膀胱具有清除病原体的功能;上行感染 血行感染。
临床表现分类:部位(上下),症状(有无),复杂(非复杂);急性膀胱炎:尿路刺激征(+),全身症状(-);急性肾盂肾炎:尿路刺激征(+),全身症状(+),压痛叩击痛;慢性肾盂肾炎:复杂性因素(+),肾盂肾脏疤痕变形纤维化。
辅助检查1、尿常规和尿蛋白细胞计数2、尿细菌学检查3、其他实验室检查4、影像学检查。
治 疗:有尿路刺激症状的急性膀胱炎;无症状菌尿;急性肾盂肾炎
二、膀胱过度活动症
OAB患病率随年龄逐步增加, 老龄化进一步增加患病人群
OAB的诊断:病史2.体检3.实验室检查4.泌尿外科特殊检查
OAB的治疗:一线:行为治疗;二线:药物治疗;三线:外科治疗
三、女性压力性尿失禁
尿失禁类型:急迫性尿失禁;压力性尿失禁;混合型尿失禁;充盈性尿失禁。
压力性尿失禁概念:指喷嚏、咳嗽或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漏出。
发病机制:膀胱颈及近端尿道下移,尿道粘膜的封闭功能减退,尿道固有括约肌功能下降,盆底肌肉及结缔组织功能下降,支配控尿组织结构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导致尿道内括约肌缺陷。
临床分度(临床症状):Ⅰ度咳嗽、笑、喷嚏时发生漏尿;Ⅱ度行走、上楼梯时发生漏尿;Ⅲ度站立或卧位时均有尿失禁。
治 疗;非手术治疗:手术治疗:
版权所有: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 山西省职业病医院 晋ICP备16008008号
Copyright © The second people's Hospital of Shanxi , Occupational disease hospital of Shan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