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瘫概念
偏瘫:大脑损伤引起的以一侧上、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症状或一组体征,患者主要表现为一侧上、下肢的肢体瘫痪,可伴有半身感觉障碍、失语、失认、失用,以及视野缺损等症状。原因有脑血管病、颅脑外伤、脑血管畸形、脑肿瘤、脑内感染、脑变性病等,其中脑血管病是引起偏瘫最常见的原因。
脑卒中康复的重要性
脑卒中后进行早期有效的康复能够减轻功能残疾,提高生活自理能力,防止足内翻、足下垂、废用性肌肉萎缩、骨质疏松、关节挛缩畸形、体位性低血压、压疮、肺部感染,泌尿道感染等废用综合征。
康复的时机
患者的肢体功能在脑卒中后3个月内恢复最快,在生命体征平稳、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小时即可进行,康复量由小到大,循序渐进,康复越早进行,肢体功能恢复越好。
偏瘫的痉挛模式
头部:头部旋转,向患侧屈曲,面朝向健侧
上肢:肩胛骨回缩,肩带下降,肩关节内收、内旋,肘关节屈曲、前臂旋后(某些病例前臂旋前)
腕关节:屈曲并向尺侧偏斜,手指屈曲、内收,拇指屈曲内收
躯干:向患侧屈曲并后旋
下肢:患侧骨盆旋后、上提
髋关节伸展,内收、内旋
膝关节伸展,足跖屈、内翻
偏瘫的康复运动治疗
(一)偏瘫运动治疗技术
神经发育方法(Bobath)、中枢性促通技术(Brunnstrom)、皮肤感觉输入促通技术(Rood)、关节松动术、本体感觉性神经肌肉易化技术(PNF)等。
(二)急性期的康复治疗:
康复措施应早期介入,康复治疗主要以良肢位摆放、按摩、关节被动运动和预防并发症为主。
1、急性期良肢位摆放
仰卧位
患侧卧位
健侧卧位
2、翻身训练
01.向患侧翻身训练 患者仰卧,双手叉握,患手拇指压在健侧上,双上肢伸直,指向天花板,下肢屈曲,双上肢向患侧摆动,借助惯性带动身体翻向患侧,健侧下肢跨向前方。
02.向健侧翻身训练 患者仰卧,用健侧脚勾住患侧小腿,借助于惯性带动身体翻向健侧。
3、被动运动
注意:在能承受范围内进行,避免引起疼痛。动作要点:患者取舒适体位,放松肌肉。按照从近端大关节到远端小关节的顺序进行。肩关节活动不超过正常肩关节范围的70%。每天做2-3次,每个关节10次左右
(三)恢复期的康复治疗:
1、握手法(Bobath)2、桥式运动3、床上坐位训练 4、床边坐起训练
5、平衡训练
(1)辅助坐位平衡训练:患者坐位,治疗师坐在其患侧,一手放在患侧腋下,另一只手放在健侧腰部,将患者身体重心拉向训练者。(2)端坐位平衡训练:患者后健侧手握着床栏杆,治疗师扶助其肩部,不时把手放开,若患者要倒时,再将其扶住。(3)坐位左右平衡训练 扶住患者坐在靠背椅上,患者双侧前臂互抱于胸前。健侧手托在患侧手之下,让患者慢慢向一侧倾,直到将倒不倒为止,将患者恢复到坐位,再训练另外一侧,反复训练多次。
6、轮椅-床转移训练
7、站位训练
(1)辅助站立 (2)自己站立 (3)患侧下肢负重训练
8、站立平衡训练
9、步行前的准备训练
10、步行训练
版权所有: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 山西省职业病医院 晋ICP备16008008号
Copyright © The second people's Hospital of Shanxi , Occupational disease hospital of Shanxi